宋词: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(上)
放眼世界,11—13世纪,西方欧洲各国还处于野蛮黑暗的中世纪,而东方中国,继唐代之后,又迈向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高峰。洋洋大观的宋词,以多元的视角、丰富的内容、深沉的思想、广泛的传播,标志着当时人类文明和艺术水准所能达到的高度,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,也在世界文学史上绽放出别样的光芒。
1000多年来,宋词,理所当然地成为生动而鲜明的中华文化符号,绘就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最美底色。
▲“宋词之州”2022中国词学高峰论坛。(中新社发 闵峰 摄)
▲位于浙江杭州建德梅城的范仲淹祠。(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)
1040年初,范仲淹被朝廷派到西北镇守边关,任陕西路军事副总指挥兼延州(今陕西延安)知州,很快就稳定住前线的局势,半年后调任庆州知州并负责环庆路的军事防务。期间,他力主改善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,开展互市贸易,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往来与交流,使得所负责的防区逐步安定。第二年,范仲淹五次推辞宋仁宗让他回京城任枢密副使(相当于副宰相 )的调令,希望继续留在西北,待全面完成部署、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后再回朝廷效力。
或许鲜为人知,宋词不仅展现出崇高的精神、光辉的人格,也富有洞悉宇宙人生的超凡智慧。比如,早在16世纪中叶欧洲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300多年前,辛弃疾就感悟到月亮是绕着地球转动的,并在《木兰花慢》中用形象化语言描述了他对这一天象的想象:
可怜今夕月,向何处、去悠悠?是别有人间,那边才见,光影东头?是天外,空汗漫,但长风浩浩送中秋?飞镜无根谁系?姮娥不嫁谁留?谓经海底问无由。恍惚使人愁。怕万里长鲸,纵横触破,玉殿琼楼。虾蟆故堪浴水,问云何玉兔解沉浮?若道都齐无恙,云何渐渐如钩?
那是1197年的中秋,辛弃疾跟朋友痛饮达旦,拂晓时分有客人说,前代诗词有写“待月”而没有写“送月”的。辛弃疾创作一向勇于创新,于是便用屈原的《天问》体写下这首既充满宇宙想象又富有人间情怀的旷古奇作。
今晚的月亮去哪了?词人连发八问,看似散漫,实则都是围绕送月、落月来构思落笔。开篇写月亮西沉,结句写月亮变小如钩,首尾呼应。难怪,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说辛弃疾“词人想象,直悟月轮绕地之理,与科学家密合。可谓神悟。”怕长鲸触破月中玉殿琼楼,又表现出词人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深沉关爱和心系万物的博大胸怀。
辛弃疾还具有超前的生态文明意识。他的《鹊桥仙·赠鹭鸶》说:
溪边白鹭。来吾告汝。溪里鱼儿堪数。主人怜汝汝怜鱼,要物我、欣然一处。
白沙远浦。青泥别渚。剩有虾跳鳅舞。听君飞去饱时来,看头上、风吹一缕。
家门口的小溪里,白鹭天天飞来找食吃,弄得小鱼小虾都快绝迹了,乡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被破坏。于是,辛弃疾深情地对溪边白鹭说了上述那些话,期盼鱼虾跟白鹭、白鹭和我“欣然一处”!他又为白鹭支招,说远处的白沙浦、青泥渚,鱼虾泥鳅多的是,任你去吃饱了再回来。
词人与白鹭对话,语气平等亲切,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考虑周到、两全其美。既告诉白鹭不要把溪里的小鱼虾吃光,要休渔放养,还告诉它另谋求生之法;不光是禁,还有导,既保护水溪的生态平衡,又给白鹭指明新的出路。八百年前的大英雄辛弃疾的生态理念、环保智慧值得我们学习。
而作为文人抒情词传统的最终奠定者,词人苏轼当之无愧属于智者,对世事人生有着深刻的洞悉。其名作《定风波》,更表现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世间万物的透彻感悟。
沙湖,在黄州(今湖北黄冈)城东的道仁湖。暮春时节,苏轼一行在湖边遇阵雨,同行者仓皇失措,而他则从容淡定,不觉得有什么可担忧的。“同行”与“余”,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。因为苏轼已经看透人生和自然,阴晴雨雪是正常的,有雨必有晴,这都是一个过程,周而复始。人应该顺应自然,坦然面对自然的变化。其《定风波》写道:
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”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、千古风流人物。” 苏轼对人生有着透彻的感悟。不仅是失意不惧,得意也一样泰然处之。所以,“无风雨”可贵,“也无晴”更是一种境界,而且尤为可贵。“宠辱皆忘”,才算真正步入人生的化境,才是真正的达观者。飘逸超然的《定风波》词章,何尝不是苏轼卓绝脱俗的人生态度和智慧的真实写照。
监制|杨新华
审核|牛志男
统筹|刘佳 胡俊
作者|王兆鹏
编辑|江凌 张昀竹 王孺杰 刘雅
制作|寇佳羽
RECOMMEND
往期推荐
RECOMMEND
往期推荐
觉得不错,就点在看哦~! ↓ ↓